编者按
2023年伊始,兴远咨询隆重推出商业模式行业研究计划。 兴远咨询资深商业创新顾问将通过他们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研究,与大家分享交流探讨各种典型、传统、创新、新兴的企业商业模式。
此次商业模式行业研究计划将继续分析体育用品行业的另一家公司,lululemon的商业模式。 lululemon是一家来自加拿大的运动品牌公司,2022年市值超越阿迪达斯,成为这一年体育用品行业排名第二的公司。
lululemon的品牌知名度并不是很够,但顾客忠诚度非常高,作为行业中剑走偏锋的颠覆者,它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可复制的,且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公司出现。
1998年应该是耐克创始人菲尔·奈特最怀念的一个夏天,那一年,一个经历多次创业失败,兜里没钱的42岁中年男人想应聘耐克的CEO,
这位名为Chip Wilson的中年人,在梦碎之后,于同年创办了现所有研究新消费的人都熟悉的新品牌lululemon。
如今,在全球体育用品赛道里,lululemon的市值已经超过了阿迪达斯,仅次于耐克,位居全球第二,且定价和毛利率都比耐克要高。
喜欢lululemon的朋友可以看Chip Wilson所写的《小黑拉伸裤》一书。
lululemon创始人Chip Wilson的发家史比之前提到几家体育用品的发家史要精彩和曲折得多,而lululemon这个品牌能够快速崛起主要源于其做的三大关键举措。
1.定位人群战略:Super girls。lululemon早期的也是最核心的客户群,是90年代末21世纪初美国的Super girls。当时,北美的大学60%由女性组成,这群高知女性更倾向于晚育。Chip 相信人群是需要细分的,他把这群高知、晚婚晚育、更加独立的女性叫做超级女孩(Super girls)。
他发现,当时的女性超级英雄往往穿能秀出身材的紧身衣或斗篷,非常潮流。对于超级女孩来说,瑜伽是锻炼的首选运动,它不仅能塑型,而且没有竞技类运动的竞争性。
同时他观察到这些超级女孩都非常关注品质和健康,她们买得少,但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。他坚信,这些超级女孩会付 3 倍的价格来买更好的运动服装。Chip曾经说过一句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话:“你需要一条能让人印象深刻的裤子还是3条平平无奇的裤子?”这个价值主张正对目标客户群体的胃口。
2.产品策略:高价高质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,让用户为三倍的价格买单,星巴克是这么做的,Chip也坚定要走这条路。他深知“暴汗”以及长时间运动中身体与服装的互动,所以他拿出了全部资产的10%来研发布料。为了让布料衔接处不产生褶皱,对身体不产生摩擦,Chip花了八万美元,从日本买了两个平锁缝纫机。这笔开销很大,但Chip觉得这是未来20年无可逆转的趋势,他必须这么做。
以前的瑜伽服要么上身紧身,要么下身紧身,不可能同时紧身。Chip改变了这个现实,露脐的紧身服让高温瑜伽的练习变得轻松。除了解决产品痛点,Chip也增加了很多“爽点”,比如增加隐形口袋、拇指洞、裤脚反光、闪光的小logo等,并且通过服装剪裁,强调让女性感到自信的东西:宽阔的肩膀、小腰翘臀。
在服装设计上, Chip 希望lululemon的产品可以让超级女孩不仅能在运动的时候穿,还能在平时穿。他结合了欧洲和西部风格,让lululemon 不但穿得好看,而且显得身材更好。
3.营销战略:宗教式传播。lululemon没有市场营销部门,很少投广告,也没有请过大牌代言。lululemon构建了体系化的用户社群,并通过“产品教育家-品牌大使-用户群体”的方式将品牌层层扩散。lululemon将自己的全体员工统称为产品教育家,要求他们像专家一样,熟悉产品和业务,从而教育好用户。同时每进入一个城市,lululemon都会挖掘当地最热门的20位健身教练、瑜伽老师或者舞蹈老师。从这些候选人中,lululemon最终会筛选出4-5位优胜者作为门店大使。
门店会给大使提供免费服装,为他们制定课程,并拍摄宣传片和宣传照,会在店内挂上他们身穿lululemon产品的海报,还会把他们的宣传照放在当地报纸上,并注明大使的瑜伽馆名称。
lululemon的门店全部采用直营形式,门店的权利很大,如何组织用户活动、塑造运动氛围完全由门店说了算,总部不干涉。门店举办的用户活动高度垂直到社区,没有过度商业化,也不在现场向用户推销产品,平均一场活动的预算甚至只有3000元,但是现场购物的比例高达98%。这成了早年lululemon达成增长的精髓。
△ lululemon 1998-2017年商业模式
基于这一用户和门店的运营策略,我们可以看到lululemon在品牌发展上经历了“小众群体忠诚→美誉度形成→知名度扩大”的过程。先聚焦社群,通过与这些用户的交互和口碑扩散,最终变成一个社会知名品牌,社群、社交、社会,是一个社交品牌的成长路径。
只靠一条瑜伽裤撑起数百亿市值的体育用品公司无疑难以成功,如果不破圈只能作为小而美的小众品牌。创始人Chip在2012-2013年与董事会和股东在经营理念上发生矛盾,他最终在2015年辞职,彻底告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。
Chip离开公司后,lululemon开始进行品类扩张,2015年正式增加男士产品线。但是2015-2018年公司的增长并没有达到预期,接连被其它品牌如Under Armour超过,似乎Lululemon的神话已不再。
到了2018年底,新任的CEO宣布新的三大战略:全渠道体验、产品创新以及国际市场扩张。
1.全渠道体验。所谓的全渠道主要涵盖门店、数字化和社群。特别是数字化转型当中,串连了整个全渠道体验,比如数据让电商和自营门店打通,线上购买门店取货,用线下门店的服务补充线上购物体验的不足。而社群一直都是lululemon营销的核心,通过品牌大使和线下活动链接消费者,并且在社交媒体上加强,如在小红书、YouTube等平台发布种草信息,增加更多的消费者接触的机会。
2.产品创新。不断扩大其产品类别,以瑜伽裤作为切入口进入市场,覆盖更多的运动及日常场景,包括瑜伽、游戏、跑步、训练、商务通勤和休闲等。且不断尝试进入不同的细分客户市场,特别是扩充男士产品线。
虽然从营收占比上来看,男士产品线远不如核心的女士产品线(21年男士线仅占营收25%),但男士线在21年营收同比增长达到61.1%,过去几年平均以30%以上的速度增长,预计未来会对公司带来极大贡献。而男士产品线的增长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突破口是ABC(anti-ball crushing)系列,直译的意思是“防夹蛋”,一条既修身又没有束缚感的裤子成为了中年男士精英们的追捧,笔者也买了好几条此系列裤子。
除了男士产品获得了大成功外,2022年lululemon更是上新了女士的跑鞋和羽绒服,其羽绒服一度把加拿大鹅的热度给抢走了。
3.国际扩张,特别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扩张。在2019年前,美国和加拿大是lululemon最重要的市场,占总营收90%。Lululemon格外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,2020年至2021年,中国市场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%,也成为了除北美市场外最大的市场,而未来更希望中国市场会有4倍以上的增长。
△ lululemon 2018年至今的商业模式
在 2022 年的五年增长计划中,lululemon 决定延续三大战略方向,围绕三个方面做深耕。其中,非常重要的增长点包含有:男装产品线、数字化业务,以及海外市场。此外,女装产品线、门店渠道和北美业务也仍维持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lululemon 目标到 2026 年,男装产品线和数字化业务实现100%以上的增长,全球化业务增长达到300%。
lululemon的创始人Chip Wilson自身经历非常丰富,其创办lululemon的成功来自于年幼时父母离异、年轻时多次创业失败以及其对知识的不断追求。Chip 看过和听过无数的有声书,他是《从优秀到卓越》的忠实读者,深受著名管理学家Jim Collins著作影响。该书中“刺猬理念”让Chip 感到十分受用。
刺猬这个概念的对立面是狐狸,它来自于古希腊的一句谚语:狐狸千伎百俩而有穷,刺猬无一技之长而无限。
大致意思是,古今中外的狐狸都很诡计多端,手段多元。而刺猬遇到危险只有收缩身子,伸出长刺这一招本领。
用公司来对比,狐狸型的公司能力很强、资源很丰富,善于利用各种手段、方法去获取尽可能多的市场和客户,以体育用品行业来说,耐克、阿迪等都属于这类公司,这些公司难以模仿,甚至无法用它们的成功经验来重复一遍。
而刺猬型企业,看上去比较弱势,别的企业好像什么都会,而自己看上去没什么明显的场长。但是,它能够以静制动,以少胜多。
Chip 从一开始就想创办一家刺猬型公司。要做一家刺猬型公司,就要达到三个东西的交集,第一,你对什么东西最有激情;第二,你最擅长什么;第三,这个东西有没有很大回报。
最终他将三个圆的最小交集,锁定在一条小黑裤——女士瑜伽裤。从此lululemon就一发不可收拾。
刺猬理念对于大部分的新创企业来说都非常有价值,比如类似lululemon商业模式的硅谷All birds和瑞士On,以及中国本土的焦下等品牌,都是做小品类,专注产品并通过DTC打透市场,而安踏以及一众成功品牌也在不断学习lululemon的商业模式。
lululemon的商业模式有两个最重要的核心点,“刚需”做大基本盘,“兴趣”提升毛利率。
“刚需”是充分了解自己的核心客户,并且不断寻找那些在增长且更细分的客户,并为他们提供足够好的产品,然后再扩展品类,这一步就是实现基本盘的关键。
“兴趣”是把产品从功能性需求的满足提升到社交或情感需求的满足上,这一部分不单产品品质要高,而且还要通过类似“宗教式”文化的传播,让客户认可及认同品牌理念,并不断复购以及转介绍产品,从而形成独特且强烈的社群文化,这一步才是不断提升利润的关键。
lululemon作为剑走偏峰的代表,多数分析师都并不看好其目前的市值,一方面因其营收及产品品类并不多,另一方面则是品牌困于供应链的制约。
2020-2021年疫情较严重的时间,lululemon产能和新品推出时间大大拉长,品牌旗下的专利不具备唯一性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,不断扩张的产品线容易造成的库存积压问题,一旦需要通过打折出清库存的话,其形象就有可能大打折扣。
虽然以上种种因素看起来都会对lululemon造成极大挑战,甚至有可能导致其覆灭,但作为商业顾问我们却根本不担心,不是说lululemon可以继续火下去,而是lululemon打造出来的全新商业模式能为后来者带来十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。运用其独有的思维与商业模式来运营公司的话,即使一个lululemon倒下来,还会有千千万万的lululemon会站起来。我们可能永远学不会,也学不来耐克和阿迪,但lululemon一定是可复制的,且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公司出现。
关于lululemon全新商业模式中存在的客户细分、客户洞察、产品创新、宗教式传播以及DTC和数字化创新手段,都是兴远咨询专业且擅长的产品内容。如欲了解更多,欢迎与我们联系。